發布日期:2021-06-09 08:48 瀏覽次數: 次
近日,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公布了“2021年世界最佳醫院”(The World’s Best Hospitals 2021)榜單。這是《新聞周刊》連續第三年與全球數據研究公司Statista Inc.合作,對全球25個國家/地區(與2020年相比新增4個)共計2000家醫院進行排名。此前,US News & Report 的“年度最佳醫院”評分體系針對美國醫院進行年度評價。
美國《新聞周刊》2021年世界最佳醫院排行榜前十(綜合榜),醫學界智庫制表
中國未被納入此次評價,可能因為中外的醫院評價體系存在較大差別,很多數據難以獲取。所以,我們認為有必要討論下國外醫院評價體系的內容和特點,便于改進我國公立醫院考核指標體系,更好提升醫院管理水平。
一、國外權威醫院評價體系
美國US News & Report 的“年度最佳醫院”評分體系是國外眾多評價體系中的一種,此外比較權威的還有以下幾種:
PATH:醫院質量改進的績效評價工具(Th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Tool For Quality Improvement In Hospitals,PATH) 是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WHO) 設計的一種醫院績效評價體系,用以支持醫院質量改進策略的制定與實施,旨在促進WHO歐洲成員國醫院的自我績效評價、醫療質量結果問責和質量改進。PATH模型以質量和安全為根本出發點,通過兩橫四縱,共6個維度設計醫院績效考評體系,其中橫向維度為安全性、病人為中心,縱向維度為臨床效果、效率、員工為導向、響應治理,2個橫向維度貫穿4個縱向維度。PATH模型中的評價維度高度體現了醫療衛生機構為病人提供品質卓越醫療服務的愿景。
HCQI:Healthgrades公司根據Medicare提供的Medicare Provider Analysis and Review(MedPAR)數據庫,對33種具體手術或病種的通過風險調整后的死亡率和并發癥發生率在不同醫院間展開比較,并由此提出“醫療評估五星評比”的評分項目。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 提出了醫療質量指標項目(Health Care Quality Indicator Project, HCQI)。
2001年提出的HCQI旨在為OECD成員國開發和實施國家水平的醫療質量指標,在確定指標框架時,OECD認為框架應關注于醫療質量,并且能反映0ECD及其成員國已確定的衛生政策的目標。
ARHQQIs:ARHQQIs是美國建立的一個質量跟蹤和改進的工具,使用醫院管理數據來識別潛在的質量問題,確定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調查的領域,并進行跟蹤。
CMS:CMS作為政府部門和老年人與殘障人士醫療服務的主要支付者,通過該項目對美國經過Medicare認證的4000余家醫院的醫療護理服務質量給出評估,從而為消費者提供求醫輔助決策和督促醫療機構提升服務質量的責任,以減少政府需要承擔的醫療成本預算。
Leapfrog集團的醫療質量評價體系:重點關注“可避免的醫療失誤和負性事件”和醫療資源、治療結果和醫護人員在質量管理中的參與程度,通過“Leapfrog Hospital Survey”調查項目和來自于CMS、AHRQ、美國醫院協會年度調查(AHA annual survey)、美國疾病防控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的已有數據給出醫療質量的評價。
JC:JC的可問責制質量評價指標集以醫院內不同病種為主要指標集,以病種相關的治療方案作為主要度量指標,涵蓋了10個主要指標集中的44個度量指標。
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根據AHA、CDC、CMS的相關數據和各州住院患者數據庫的資料,從患者治療結果(包括感染率、死亡率、重返率、負性事件發生率等)、患者體驗(與醫護人員關于出院和用藥方面的交流、疼痛控制等)、醫院實踐(掃描技術的適度使用、電子病歷的使用等)等維度對醫院的醫療質量進行評價,提出了“Hospital Ratings”項目,對美國全國各州的醫院進行評分。
二、國外醫院評價體系的特點
不同國家、地區或組織的臨床評價指標體系各有其特點。但也具有一些共性:
一是在評價思路上,有明確的發展目標,從多層面、多角度反映醫療行為和結果,并突出重點。國際上的評價體系有明確的目標和規范要求,評價內容一般涵蓋數個核心維度,覆蓋醫療、服務、管理各方面。評價指標一般會分為幾個層次,并設計核心指標和補充指標,核心指標會在多個維度體現。
二是在評價框架上,突出以患者為中心,以質量和安全為核心。國際專科評價指標的立足點和出發點都是更好的為患者提供服務。而患者滿意的核心就是醫療質量與安全。由于發達國家醫保支付制度更為健全,醫院在管理層面較少考慮費用控制,而是突出技術、服務和質控。
三是在評價導向上,兼顧醫院戰略目標的實現和社會滿意。在醫院的戰略目標層面,注重學科發展、技術創新和員工滿意;在社會滿意層面,突出尊重患者,突出療效和患者體驗。
四在評價結果應用上,注重對員工的支持和績效改進。國際專科評價一般有非常明確的標準和實施路徑,既是評價指標體系,也是醫療行為指南。同時由于這種評價貼合臨床需求,也可以直接作為臨床資源配置的依據。
三、建議
1.公立醫院考核指標體系還需要補充完善
從現在最熱的三級公立醫院考核,即國考的指標體系看,盡管維度已經非常全面,但依然有不少內容還是無法體現的。一方面是內容比較難量化,比如公益性,如何能充分體現公益性本身還處在爭論中?一方面,是隨著公立醫院改革深入,如何體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容還需要逐步補充,比如健康導向。公立醫院如何更好融入到健康中國行動,實現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預防為中心理念的轉變,都需要在指標體系中不斷補充完善,給公立醫院運行提供更為明確的信號和引導。
2.隨著條件改變調整評價指標
在上述的幾個典型的國外醫院評價體系中,我們注意到費用指標從未體現,這是與我們指標體系比較大的區別。是否需要學習國外醫院評價體系,也把費用指標去掉,把指標集中在質量和患者利益呢?我認為兩個方面需要考慮:
一是評價體系的受眾,國外一般是把評價結果公布給民眾,而他們大部分醫療費用通過醫保支付,費用問題由醫院、保險公司、雇主考慮,他們不必要關心費用問題,所以也沒必要在評價指標中予以考慮;我國評價結果則是體現主管部門意志,也不會向百姓公開。
二是費用標準,比如均次費用等指標,并不能完全體現治療的合理性,個人認為均次費用考核,對醫療行為合理性的判斷依據不足,甚至在控制費用上也難起到關鍵作用。所以,建議我國在醫院評價指標體系中,逐步取消費用標準的考核。如果實現了DRG和DIP支付后,能比較充分體現費用合理性,那時就完全可以不用將費用指標作為考核要素。
3.患者維度如何體現
患者權益保護在國外醫院評價體系中是重點內容,在我國的考核指標體系中是很少體現的。在三級公立醫院考核指標體系中,也僅是以患者滿意度維度出現的。這對患者權益的保護是遠遠不夠的。有人認為,這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我認為,從靜態角度看,確實是這樣,很難從目前的激勵體系和醫院文化中建立患者權益保護體系;但從動態角度看,在醫院學科建設遇到障礙,業務發展處于瓶頸時候,患者權益保護和滿意度提升是醫院內涵建設、提升核心競爭力中最容易發力的環節。我們建議公立醫院可以從現在做起,認真研究一下如何體現患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