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4-06-17 13:50 瀏覽次數: 次
一、電子病歷的優勢:
1、緩解了醫生的勞動力,提高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減輕醫務人員工作負擔。電子病歷打印速度快,修改方便,可以預存模板提高書寫速度,極大地方便了醫生的病歷書寫。
2、使醫療文書管理規范化,保障了醫療文書的及時記錄,有利于醫療質量的提高。由于醫生的工作性質和病歷書寫的要求常常發生沖突,手寫病歷常常不能及時完成。如夜班、手術醫生為了病歷能及時完成,經常不能按時下班,如果是下級醫生記錄,已經下班的上級醫生無法及時審閱病歷和簽字。實現病歷電子化,借助網絡,醫生在家里也可以做到完以上的工作,從而保證了醫生的休息與工作兩不誤。那樣的醫生才是真正的自由職業者。
3、保證了病歷的真實可靠,有利于增強醫患之間的信任,防范和減少醫療糾紛。電子病歷管理系統,小的可以是醫院內部控制,大的可以由區域衛生管理部門來控制。對各級別的醫生實現修改權限分級。這樣病歷記錄一旦上傳,就不可更改,病歷造假也就成為不可能。所以病歷管理電子化是重建醫院誠信的重要措施,也是規范醫療質量管理的工具。
4、是病歷管理標準化的有效途徑,促進各醫療機構的醫療信息交流,有利于實現醫療信息社會共享。電子病歷管理系統如果由國家衛生主管部門統一制定,病歷管理才能真正做到標準化。標準化的病歷才有可能實現醫療信息社會共享。國家正在實施居民健康檔案工程,患者在醫院的醫療信息是健康檔案信息的一部分。病歷電子化,豐富了健康檔案的信息來源,有利于全面記錄居民的健康狀態,為國家推行的全民健康保障制度服務。
5、節省大量的社會資源,促進無紙化辦公,有利于降低醫院成本。電子病歷的推行,實現了醫療文書記錄的無紙化。這樣可以節約大量的紙張,從而減少社會對木材等資源的消耗,有利于社會資源的節約,也降低了醫院運行成本。同時也由于無紙化,使病歷保存的管理成本大為降低。
二、推行電子病歷會遇到的問題
1、從醫院來講,大的障礙在于目前相當一部分醫務人員沒有掌握電腦操作與網絡基本技能,而且這部分人還是醫院富有經驗的專家。解決的辦法一是培訓專家的電腦與網絡技能。二是為他們配備助手,解決電子病歷錄入困難。
2、從患者來講,自己手上的傳統病歷沒了,如何知道自己的病情和用藥,社會不可能對他們也進行網絡閱讀培訓,如果患者群體抵制,才是電子病歷推行的大障礙,起碼會影響到門診病歷的電子化。
3、從社會來講,電子病歷實現了健康信息資源的社會共享受,由此會帶來一系列的倫理和民事問題,譬如患者隱私保護,醫院質量評價等等。這是一個值得想象的問題,有許多問題可能我們目前無法估計得到。
三、關于電子病歷管理的幾個建議
1、電子病歷標準納入國家標準,從而保障電子病歷管理的標準化。所以電子病歷標準應該由國家衛生行政部門來設計與發布。目前電子病歷由各醫療機構自己來設計制作既不利于電子病歷標準化管理,也不利于節約社會資源,增加了醫療成本,加重了患者的負擔。
2、電子病歷應是國家醫療保健政策的一部分,理應由國家向醫療機構免費提供。衛生部已經在著手衛生信息化建設,想必不久的將來可以實現這一愿望。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盡早做出這一決策,公布于社會,以防止各地、各醫療機構盲目自行搞電子病歷的重復建設,浪費社會資源。
3、電子病歷宜以區域衛生行政監督管理部門或醫保中心為控制單元。以保證醫療機構病歷的客觀可靠性。電子病歷內容一旦上傳,就不可更改,這樣醫院的醫療行為就能被尋根。
4、醫療衛生系統和廣大醫務人員要有前瞻意識,積極做好適應電子病歷管理的準備。電子病歷對于老醫務工作者可能帶來不適應。社會要采取同步措施,制定培訓計劃,以適應將來醫療文書電子化的需要。醫務人員要有危機意識,盡快掌握電腦操作與網絡知識與技能,以適應電子病歷書寫的要求。醫療文書電子化、網絡化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如果我們能加以正確的引導,事先做好規劃,則能使電子病歷的發展走一個正常、健康的軌道,避免電子病歷的重復探索而浪費社會資源,也避免了無謂的折騰。希望電子病歷能按我們美好的愿望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