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4-01-05 09:52 瀏覽次數: 次
國家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的實施意見》中要求:建立慢性病的分級診療機制,探索由三級醫院專科醫師、基層醫療機構的全科醫師和經過培訓認證的健康管理師組成團隊,為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連續性診療與健康管理服務的模式。省衛計委醫政處劉麗解讀試點推行“三師共管--醫聯體”模式的分級診療制度,尤其是健康管理師的角色讓更多的居民享受到家庭醫生團隊帶來的便利和醫療費用減
“三師共管”如何促進從“關注疾病”到“關注健康”的重大轉變?
一是凸顯團隊服務優勢。
“三師共管”家庭簽約是典型的團隊式服務組合,這個團隊是醫務人員“人的組合”,有別于醫聯體式的機構間的組合,它更為貼近管理要素,簽約對象的信任度更高,履行簽約協議的可操作性也更強。
二是打破體系界限與層級壁壘。
三師共管打破了不同層級醫療機構的服務界限,上下真正實現信息共享、互聯互通、業務協同,更好地整合了服務資源。“三師”個人背后的機構資源,則為家庭簽約服務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和實施保障。
三是打牢了慢病分級診療的基礎。
“慢病先行、兩病探路、三師共管”的分級診療改革,為家庭簽約服務的開展奠定了扎實的工作基礎。由兩病(高血壓病、糖尿病)患者家庭先行簽約的策略,在試點工作中彰顯效果。
四是團隊組合靈活,適應性強。
“三師共管”在針對慢病患者時原則上“三師”固定,在家庭簽約服務中,家庭成員疾病類別不同,健康需求各異,三師團隊中專科醫師的選配則呈現更為靈活的組合,簽約對象的自主選擇權大。
五是醫防融合,關注健康。
成立了市級慢病防治中心,通過分級診療改革將慢性病、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與健康管理引導到基層,各專病防治中心制定切合實際的疾病診療臨床路徑和轉診標準,家庭醫生與健康管理師隊伍深入簽約家庭,通過病情監測、指標篩查、定期隨訪、營養與膳食指導、生活方式干預等健康管理手段,守護健康,成為了新時期的“赤腳醫生”。
特別提出要建立慢性病分級診治管理機制,探索由三級醫院專科醫師、基層醫療機構的全科醫師和經過培訓認證的健康管理師組成團隊,為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連續性診療與健康管理服務的模式。慢性病患者可由簽約醫師開具慢性病長期藥品處方,并努力滿足治療用藥需求。